上海

上海自由行带您探寻上海的端午节习俗

头像

刘碧琴

发布于2019-06-03 15:33:14
摘要: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至,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,岁岁年年花不同。两千年来,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康、防疫祛病、避瘟驱毒、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。

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至,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,岁岁年年花不同。两千年来,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康、防疫祛病、避瘟驱毒、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。

4231146_4231146_1276671726282_mthumb.jpg

1.赤豆粽

  端午吃粽子是由来已久的习俗,但是对于老上海人来说,赤豆粽是上海人餐桌上经典的粽子口味,亦是他们挥之不去的甜蜜记忆。做法也简单,只需要将赤豆浸泡一夜之后与糯米混合包成粽子即可。如果实在喜欢甜口的,还可以加入白糖,或者蒸煮熟透之后蘸白糖吃。

360截图20190603144542188.jpg

 

2.食五黄

  端午“食五黄”的习俗兴起于江南一带至上海,由五种带""字的食物组成——黄鳝、黄鱼、黄瓜、咸鸭蛋黄和雄黄酒。

3.吃白和蛋

  在“老底子”的上海,与粽子同锅共煮的还有鸡蛋。上海人把剥了壳的鸡蛋叫做“白和蛋”。不过现在已经很少听到这样的叫法了。多少年流传下来的说法:端午节的时候吃了白煮蛋,皮肤就会如同鸡蛋白一样光洁。实际上,因为五月季节变化蛇虫出动,人易得病,所以选择这个时候吃鸡蛋主要是为了进补和增强抵抗力。

 

360截图20190603144640286.jpg

4.挂艾草

  端午时节盛夏来临,蚊虫也增多,挂艾草一方面是民俗习惯,另外艾草本身气味强烈,能起到一定的驱虫作用。

 

艾草.png


5.捉绿头鸭

  龙潭五月聚龙舟,瓶酒随波没鸭头。”——在这首清朝的诗歌中,“没鸭头”指的就是老上海农村地区的一大习俗——捉绿头鸭。绿头鸭,也就是野鸭子,十分灵活难捉。

t0118b5c08df0260090.jpg

 

6.赏戏剧

  对于戏剧文化浓厚的老上海来说,端午节看一场戏剧是再欢喜不过了。而跟“端午”有关的传统戏曲也可不少,京剧《白蛇传》,越剧《桃李梅》一开篇就是端午节,还有尹桂芳先生演的《屈原》等等也都是端午题材。

7.点雄黄酒

  清富察敦祟《燕京岁时记》:“每至端阳,自初一日起,取雄黄合酒洒之,用涂小儿领及鼻耳间,以避毒物。”可见古人早就知道端午的重要工作就是预防疾病。所以,老底子上海人继古意承古风,把端午看作一个卫生节。所以也便有了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,驱避毒虫。

001cc43561e10d7e931523.png

 

8.戴香包

  古语说:“端午节物:艾花、百索、花花巧画扇、香糖果子、银样鼓儿、粽子等等”。所以,端午节传统香囊中的香料大多可以预防感冒、手足口病等,且对防蚊驱虫有一定作用。“老上海应该对香包都不陌生,甚至家家户户都有一台缝纫机,每到端午佳节,手工缝制香包,给家人佩戴之后,亦会送给弄堂里的邻里。

t01462ca996da5397ee.jpg

关键词: